
随着基础建设和配套技术的完善,社会大众对于如何更加安全快速抵达目的地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人们对民用航空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各种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更新迭代,为民航安全运行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和保障。纵观世界民航发展史,很多技术的进步和审定基础的完善都是以巨大空难为惨痛代价的。适航审定是为保障民航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而开展的行为,完善的适航审定体系和能力是保证民航飞行安全的重要基础。
我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建立民用航空适航审定体系,起步较晚,审定基础相对薄弱,只能参照和借鉴国外先进适航标准来制定和修订我国的适航标准。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我国适航审定能力具有了大幅提升,但适航标准体系仍不够完善,适航审定验证技术领域研究还不全面,对适航规章条款背后的深层次含义的理解不到位,在技术层面没有较强的话语权。并且世界局势加速演变,国外部分地区冲突日益加剧,各类封锁、制裁层出不穷,民航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
尤其是经历过多次国外技术标准封锁的我们,更应该时刻谨记科技自立自强重要性,正所谓“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只有将先进科学技术和标准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更加从容自信地迈出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在冬季飞机地面除防冰领域,直至今日,全球所有的飞机除防冰液均需要送至加拿大APS实验室测试保持时间。由FAA和TC发布 Holdover Time Guidelines 指南,供各国民航局、航空公司、机场除防冰服务单位等使用。
我国民航局目前也定期发布《已获批准的民用航空化学产品清单》,但受限于国内不具备保持时间测试能力,该清单中保持时间数据只能参考FAA发布的指南。2019年8月FAA发布指南中,普遍将Ⅱ/Ⅳ型液保持时间缩短,严重制约了我国航班冬季正常运行。
为掌握实际保持时间数据,审定中心迅速组织研究团队,先后前往四川、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开展各种气象条件下的保持时间测试工作。在经历了设备转运困难、野外测试环境恶劣等困难后,测试团队建立了我国首个飞机除防冰液保持时间测试能力,掌握了飞机除防冰液实际保持时间数据,为我国除防冰液适航审定和民航冬季安全运输提供了技术支持。
从适航审定的角度看,掌握实际保持时间数据,不仅有助于国产飞机除防冰液的研发和使用,而且对其适航审定所依据标准和文件的制定和更新具有指导意义。同时,还可以极大缩短审查时间,提高审查效率,还可以帮助审查人员和制造厂商更好地理解飞机除防冰液对于民航冬季安全运输的重要性,共同推进民航二所和民航业健康、高效、高质量发展。
完善的适航审定体系、强大的适航审定能力和专业的审定人员可以有力促进民航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需要进一步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和审定人员培养,不断提高审定服务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坚守安全发展底线,践行“三个敬畏” 理念,加强适航审定技术研究和验证条件建设,突破在航油航化适航审定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完善法规标准体系,推动适航审定能力全面提升。
作者:民航二所审定中心 靳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