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text
首页/综合动态/二所新闻

民航二所两项智慧民航解决方案入选中国交通报 “智慧交通应用场景创新实践十佳案例”

发布时间:2024-12-04

11月29日-30日,由中国交通报主办的首届智慧交通应用场景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终评交流会在上海举行。

通过前期申报、专家初评等层层评选,经过两天现场终评答辩的激烈角逐,民航二所“民航旅客托运行李全程跟踪系统”与“智能机位分配系统——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及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应用案例”从参选的122个优秀案例中脱颖而出,最终获评“智慧交通应用场景创新实践十佳案例”。这两项案例不仅是民航行业“唯二”入选终评环节的创新实践案例,更在评选中双双斩获了最高奖。

 


 评审专家组组长、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笑京着重点评了民航二所两项案例,并给予高度评价

 

在颁奖环节,评审专家组组长、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笑京着重点评了民航二所两项案例,并给予高度评价:“民航二所展示的机位分配和行李跟踪案例给专家组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它们均立足我们日常出行中所关心的实际问题,抓住了民航出行中行李服务和机位调度两大痛点,并以国际领先的技术手段而非行政命令来解决这些痛点问题。两项案例真正在技术上做到了创新,这正是新质生产力在交通场景中的具体体现。”

 

 民航二所物流公司专家宋洪庆介绍“民航旅客托运行李全程跟踪系统”

 

 民航二所信息公司专家彭文韬介绍“智能机位分配系统”

 

在终评会上,来自民航二所电子公司旗下物流公司的专家宋洪庆和信息公司的专家彭文韬分别对两项案例成果进行了讲解展示。

“民航旅客托运行李全程跟踪系统”不仅在设备运行层面提高了机场行李处理效率还解决了在值机、安检、中转、到达、提取等12个关键节点的行李信息识别和采集问题,从而实现对托运行李运输全过程的精确跟踪。

该系统能帮助机场、航司随时掌握行李位置信息,显著提升行李分拣效率,减少错装、漏装的情况发生,旅客也可以通过小程序或APP查看行李的定位动态

当前,该系统相关的技术成果已在北京大兴、成都天府、国航、重庆机场集团等数十个行业单位落地应用,帮助用户单位实现行李运输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与服务提升。

 
 

“智能机位分配系统”可帮助大型机场在遵守全部业务规范的前提下,基于实时运行态势智能决策并自动调整机位分配,最终实现机位资源使用的实时全局最优。

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在广州白云、成都天府等多个大型枢纽机场落地应用。系统帮助白云机场在2023年新航季靠桥率提升6个百分点,航班放行正常率提升3个百分点,助力其连续3年获得由国际机场协会(ACI)颁发的“亚太地区旅客吞吐量4000万级以上最佳机场奖”

在天府机场,针对跑道运行模式和超大的航站楼规模,系统将算法优化重点放在中转旅客步行距离和航空器滑行距离,日均减少旅客登机距离近200米,减少飞行器滑行距离112公里,每航季减少燃油消耗290吨,减少碳排放915吨,年均增加廊桥登机旅客120万人次

 
 

此次入选智慧交通应用场景创新实践优秀案例的两套系统均由民航二所自主研发,多项关键技术指标经鉴定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部分指标远高于国外同类产品,以高水平的民航科技创新激发新质生产力,促进了传统交通服务方式的转型升级。同时,两项案例均立足真实业务、依托真实场景、解决真实需求,为民航运行的关键环节注入强劲智慧动能,助力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现代化交通美好愿景。

民航是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民航二所作为民航业科技创新的“国家队”,未来将继续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为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民航新篇章持续贡献二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