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位于成都未来科技城的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示范验证机场迎来了首次验证飞行。这也是全国首个示范验证机场的首次验证试飞,此次试飞将为拓展低空应用场景、完善低空航线网络、建设低空超级枢纽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为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首飞!航线:中国—欧洲中心→成都未来科技城
此次试飞航线连接了高新区欧洲中心与成都未来科技城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示范验证机场,是成都市首条东西向穿越龙泉山的低空通道,直线距离达40公里。本次试飞是民航二所制定了详尽的飞行方案和应急预案后,与军民航管制部门多轮协调,并按程序严格审批后执行的飞行任务。
负责本次验证试飞的民航二所工程技术团队在任务起降点完成了全方位飞行服务保障设备的部署:其航站楼二楼配备了低空飞行服务保障系统、亿飞伴地面站、数字化远程塔台与VHF电台、气象自观测设备;直升机上搭载了便携式北斗多模机载终端和亿飞伴电子飞行包(EFB);起降点还部署了两套通航ADS-B地面站,构建起立体化的飞行保障网络。
当日,在计划起飞前一小时天空飘起了细雨,但起降点能见度和云底高始终保持在飞行标准之上。上午9点30分,沃飞长空的橙红色阿古斯塔AW109型直升机准时从欧洲中心楼顶起飞。起飞的同时,该飞行任务ID代码图标出现在民航二所北斗公司研发的"低空飞行运行保障系统"界面上,一条红色虚线清晰勾勒出它的航迹。直升机向东穿越龙泉山脉,直奔示范验证机场。9点42分,伴随着由远及近的轰鸣声,“来了!来了!”现场响起阵阵欢呼。全程仅用12分钟,直升机便稳稳降落在指定起降点,为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迎来了首位"空中访客"。10点整,直升机按计划安全返航。
加力!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建圈强链”
本次验证飞行的圆满成功,不仅检验了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在城市复杂环境和跨山区航线中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更为民航飞行安全标准的完善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撑。此次试飞显著提升了低空飞行的可控性与可预测性,为构建更安全、更高效的低空飞行运行模式积累了重要经验。
作为民航科技未来的重要载体,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通过此次验证飞行,成功验证了从城市中心构建"空中走廊"的可行性,检验了示范验证机场基础设施的完备性,证明了民航二所技术装备在飞行服务保障中的可靠性。
今后,成都未来科技城将继续以民航二所、沃飞长空等院所和企业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汇聚全球创新资源,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统筹推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不断加力加劲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建圈强链”,推动成都低空经济快速发展。
新闻多一点:关于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
位于成都未来科技城的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是中国民航局打造的战略级创新平台。示范区依托中国民航第二研究所,致力于建设成为国际一流、亚太领先的民航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验证基地,覆盖民航全产业链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以及全球先进的民航技术创新与重大装备研发中心。
这里有:
亚洲唯一的民航示范验证机场:按4C级中型机场标准建设。其将成为国际一流的测试认证中心、国家级放大试验验证基地和全领域业务演练基地、全球综合型民航科技展示中心和全方位民航科普教育基地。
国内首个、全球第三个民航生产运行全流程仿真平台:该平台是智慧民航建设的关键基础设施,通过虚拟仿真构建“门到门”全流程环境,集成机场、空管、航司和低空等多源运行数据,支持航路导航、通信监视、机场协同控制、无人化作业、终端区一体化运行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与验证,并具备多主体协同培训功能。
我国民航规模最大、能力最完整的全链条适航检验检测平台:覆盖航空器设计、制造、运行与维护全生命周期,在航空油料、航化品、防火安全、低空飞行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等领域具备国际一流测试与认证能力,为国产大飞机、eVTOL等航空装备提供适航支持,并服务全球航空产业链。
民航首朵自主创新云与全栈国产生态数据中心:通过国标A级认证,具备全栈国产、绿色低碳、多元算力与先进智能算力等特征,提供50万核通用算力和100PFLOPS智能算力,支持大规模计算、AI训练与百亿参数大模型应用。云平台基于全国产底座,统合多种国产服务器与操作系统,提供安全稳定的一站式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