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text
首页/企业文化/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 | 推动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助力工程项目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12-02

2013年7月1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常委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这一重要论述。2021年9月1日,正式施行的新《安全生产法》将“三管三必须”写入了法律,把“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用法律进行了固化,从此“三管三必须”就有了法律依据和法律支撑。

新安全生产法已施行近三年,难免存在个别对“三管三必须”理解不到位的现象,主要体现为“安全就是安全管理部门的事”“只管技术不管安全”等。那我们应该如何切实推动安全生产的“三管三必须”呢?

一、首先要正确理解“三管三必须”

安全与质量都是伴随着生产过程而存在的,是与生产过程共存的,所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五要素“人、机、料、法、环”同样适用于安全生产,五要素对应的责任部门或岗位就应对其安全负责。

1、人:安全生产以人为本。这包括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员工对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程度等。人的安全素养、安全知识、安全技能都是影响安全生产的关键要素。假如人员教育不到位,项目部、班组都应负有相应责任。

2、机: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机具、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等。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至关重要。假如相关设施设备因缺乏维护导致事故,那设备管理的部门应负有责任。

3、料: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不合格的原材料和产品会增加安全事故风险。假如材料采购存在缺陷并使用在项目中,采购部门、验收部门应负有责任。

4、法:一方面是保障安全生产的法规、标准和制度,另一方面是生产的工法,包括工艺方法和工程方法。假如因施工工艺问题造成安全事故,那技术部门就应负有相应责任。

5、环:生产场所的安全环境、交叉作业环境的安全和卫生状况等对安全生产起到了重要影响。假如因交叉作业的原因造成事故,那工程管理的部门就应负有相应责任。

所以说,安全生产贯穿于生产各个环节,并不是哪一个岗位或哪一个部门的事,只有全员参与,各司其职才能确保生产安全的正常有序。

二、落实“三管三必须”的要点

“三管三必须”落实的重点在于强化业务部门的安全管理,落实业务过程参与部门的安全管理责任。

1、优化管理标准,在业务部门的职责内明确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管理责任,对应岗位的安全管理责任,并将其纳入部门考核,以推动业务部门的安全管理。

2、业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在业务过程的相应环节,负责辨识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制定风险管控措施,负责业务范围内工艺路线的安全可行性。

3、生产制造业务部门,负责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负责生产制造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负责参与生产过程的相关方的安全管理,负责生产过程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4、工程项目实施的业务部门,负责现场施工的安全技术,负责施工方案、施工人员技术交底,负责专业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负责专业范围内的劳务分包安全管理。

5、工程项目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总体安全管理,负责工程建设中的风险评价与管控措施的落实,负责参与工程建设的分包的安全监督管理,负责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制度的适用性,负责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

6、安全管理部门要积极推动“三管三必须”,负责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负责公司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负责公司全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培训,负责安全相关数据统计分析,负责业务部门的安全考核,负责组织生产安全的风险管控、隐患排查、事故调查。

最后,在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做到每位员工都是参与者,关键在于形成“人人关心安全生产、人人提升安全素质、人人做好安全生产”的局面,从而整体提升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水平。

 

 作者:民航二所物流公司 罗乙中